【最新】招聘信息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报警系统

诸城审计:以“343”信息化金钥匙模式推进转型创新

来源:西安优业    发布时间:2012/6/26    浏览次数:1957次

诸城市审计局牢牢抓住计算机审计这一审计转型的关键,积极打造审计信息化的“343”金钥匙模式,全面推进计算机AO审计,强化审计管理系统应用,实现了信息资源数字化、业务管理信息化、工作流程网络化,促进了审计手段的转型与创新,荣获了诸城市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,连续4年获得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。

 一、“三注重”夯实计算机审计基础建设。一是注重审计设备的配置更新。加大计算机硬件基础的投入和建设,建成了多媒体培训教室,先后为各科室添置台式电脑和笔记本16台,目前P4以上配置的超过90%,达到了人均1机。同时,按照金审工程建设的要求,完成了审计管理系统(OA)的部署,配置了机柜、UPS、空调等大型设备,组建了局域网,实现了网络资源共享及各科室之间电子数据和信息的互利互用,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。二是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学习培养。该局利用多种形式全方位、多层次地学习数据库、计算机网络基础、审计辅助作业、审计业务档案、办公自动化等知识,培养大批“既懂审计、又懂计算机”的复合型人才,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。目前,所有业务人员全部通过了AO认证考试,有5人获得了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中级证书。三是注重通用审计软件的应用推广。积极借鉴和引入计算机审计的成功经验,利用软件的各项特定功能规范有序地进行审计工作,努力探索实现从传统审计方式向现代审计方式的转变,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保证,促进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。

 二、“四突出”推进计算机审计。一是突出“1拖N”模式的信息系统的应用。以审计管理系统为核心,强化AO-OA的交互管理,融合多个软件,建立N个端口,形成“1拖N”的信息化应用模式。所有项目都通过管理系统运行,所有文件全部网上传阅,实现了无纸化办公。二是突出审计小软件的研发。在预算单位审计、企业审计、社保审计、学校审计、经济责任审计等方面建立一批计算机审计基本模型,以此为基础,总结计算机审计专家经验和方法,特别是注重加强管理软件的开发和运用,组织精干力量开发了“经济责任审计管理”软件,内置审计对象管理、项目组织管理、审计档案管理3个数据模块,同一单位和被审对象的历次审计数据,通过软件的查询、分析、对比功能,能自动生成汇总表,满足审计管理需要,提高了工作的效率。2011年9月份,这个软件在全国审计系统“经济责任审计软件演示研讨会”上做了演示,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肯定,对该软件的共享和查询功能,专家给予了较高评价。三是突出信息系统审计的运用。按照“统一领导、强化培训、加大投入、强势推进”的信息系统审计思路,成立领导小组,抽调业务骨干,在潍坊市率先开展了信息系统审计。在市人民医院的信息系统审计中,采取“调查问卷、现场调研、文件审阅、平行模拟、数据测试、流程控制”相结合的方法,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、合规性、效率性进行审查,发放调查问卷31 份,开展数据测试24 次,揭示信息系统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点81项,提出审计建议8条,被审单位根据建议修订《信息系统应急管理办法》、《医院信息管理员账户管理办法》、《流程控制规范》等内控制度,及时完善管理系统,构筑了信息系统的安全屏障。四是突出审计业务基础数据库建设。依托门户网站、《审计管理系统》和《现场审计实施系统》等平台,加强被审计单位资料、会计数据的收集,完善了审计法规库、审计对象资料库、审计成果资料库、审计专家经验方法库等资料数据库,有效地提高了审计信息化的后台管理水平。

 三、“三加强”完善长效发展机制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机制建设。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,成立审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、办公室、计算机应用攻关小组,一把手亲自抓,分管局长具体抓,形成“主要领导牵头抓,分管领导负责管”的齐抓共管局面。二是加强制度机制建设。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办法、中心机房及网站管理制度、计算机审计操作指南、AO—OA交互管理指南等制度规定,用制度保障计算机审计和信息化建设科学、规范、高效进行。三是加强考核机制建设。把计算机审计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的重点内容,专门制定《审计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》,强化计算机审计成果的开发、评比、总结工作,对优秀的计算机审计项目予以奖励,对入选审计署“AO”应用实例和专家经验的个人予以表彰奖励,推动计算机审计应用水平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。

】【打印】【关闭
优业合作伙伴